Skip to content

《道德经第十六章-致虚极,守静笃》

Post date:
Author:

致虚极,守静笃;万物并作,吾以观复。夫物芸芸,各复归其根。归根曰静,静曰复命。复命曰常,知常曰明。不知常,妄作凶。知常容,容乃公,公乃全,全乃天,天乃道,道乃久,没身不殆。

其实全篇最重点的就是“致虚极,守静笃”,然后推到“道乃久,没身不殆”。中间假如很多文字不嫩理解,可以跳过去,能够抓住核心能更方便大家理解。

什么是致虚极?我给大家看看一个推演的过程,如下图。

虚是什么样的虚?是一种很大的虚,如图举个例子,1和99999你觉得是否有区别?很多朋友立刻会认为,这是不争的事实,因为这两个数确实差异很大,不是1和2的区别,而是1和99999的区别。

但是换个情景,假如像图里面拉一个横轴,左边是零,右边是无穷大,那么1和99999在无穷大面前,都是趋近于零的,用数学证明就是,任何一个数,除以无穷大,都等于0。这就是“致虚极”。

什么是守静笃?如下图

把男人,女人,老人,猫,老虎,桌子随便放在这个图里面,那么男人,女人,老人,的共性是什么?是他们都是人,猫和老虎的共性是什么?他们都是动物;来到下一层,刚刚我们分类的人和动物,他们的共性是什么?是生物………….

以此类推,其实所有东西都能归到上面一层,这个过程,就是从变到不变的过程,怎么理解这个呢?男人女人的上面,是人,人和动物上面,是生物,生物和物品上面,是物质,物质和XX上面,是存在……..一直这样类推下去,总有尽头,而这个尽头,你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,这就是

守静之笃,到了最后的最后,你没有办法把他们归类到更上一层,那就是静之笃,没有办法归类,也就是不变了,不变,就是静。

有了上面这个推理的过程,我们就可以直接跳到最后一句“xxx,xxx,道乃久,没身不殆”

道乃久,没身不殆。这里阐述了道有两个特征

1)久

2)没身(不可名,不可道)

在第一章里面有提过“恒无欲,以观其妙,恒有欲,以观其缴”,这里的久,就是恒,恒就是永恒,道的特征就是,能通古今之变。第二个特征就是“没身”,没身则不殆,在第七章里面讲过,“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长生。”什么是永恒?不殆(不灭)则永恒,怎么才能不灭?不生则不灭,所以道的第二个特征就在这里体现了:没身,才能不殆。

通过这一章,我们能够用点想象力去推理出道的两个特征,一个是永恒,一个是不可道、不可名(没身)。凡事能够被感知或者被描述,那么一定不是道。

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和死。但理解这章后你会发现,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,是你向前一步,道就后退一步,无法被感知,无法被描述,实则用之而不勤,绵绵若存。